资讯

大家普遍认为,此次展览是千年文明与现代传播的一次深度对话。通过展览要让各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守护、共同发展的故事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旋律,共同构建可知可感、可亲可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网络精神家园。以文物为钥匙开启历史记忆,以网络为桥梁连接亿万心灵,必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结构性成长,为推动全球治理的“后西方”化、整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要真正实现“后西方”的全球治理,还需要不断推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制度创新能力以及参与方式转型,使其真正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
所谓历史耐心,意指历史主体基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经验的确证,面对长期性、复杂性的历史任务而表现出来的长远的历史眼光、稳健的战略安排、从容的精神品质。保持历史耐心,体现了我们党对完成重大历史任务所必需的战略定力、精神状态的理性认识和自我要求,体现了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意蕴。
当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迅速,消费方式持续优化,重点消费领域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这种消费模式正从一种生活理念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市场行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2.4万亿元,同比增长4.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 ...
光明网是光明日报在网络时代的新延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定位于思想理论领域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光明网坚持“可读、可信、可用”的办网原则,以“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为理念,努力打造“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权威思想理论文化网站”。
7月20日,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举办的《中国面孔:文物上中华民族的凝望与记忆》(以下简称“《中国面孔》”)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坚守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公正转型、强化务实行动等重要倡议,为全球绿色转型和生态治理指明方向。2025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也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五周年。十年期间,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履行《巴黎协定》内容,着力将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积极构 ...
民间外交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始终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对外工作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民间外交也实现了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新征程民间外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全面系统、及时跟进、深入思 ...
作者:陈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既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 ...
作者:朱丽雅(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讲师)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是我们的重要研究课题,迫切需要从以下方面主动破题。 把握历史主动的 ...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层次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学 ...
作者:覃诚(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院长助理、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龙文进(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2025年是RCEP正式生效实施3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的开篇之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与区域一体化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