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甄选百幅灵蛇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从“幽幽蛇影”“腾蛇乘雾”“蛇舞丰年”三个部分阐释蛇年生肖文化。同时,为引导孩子们多视角认知生肖文化,本次展览邀请北京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们,以灵蛇为主题,创作40余个水彩、剪纸、浮雕、装置等儿童艺术作品。
2月3日迎来立春节气,这标志着春季到来。中医专家介绍,立春时节,阳气渐升而阴寒未尽,日夜温差较大,养生防病重在保护阳气、预防风邪侵袭,并注意护肝和调节情志。
推开马驹桥零工市场的大门,暖风扑面而来。服务大厅内,几十名工友正围坐着看电视,几只流浪猫蜷在长凳上打盹,屏幕光影映在工人们疲惫却放松的脸上。
2月2日,在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徐先生一家三代同堂拍摄全家福。   过年拍全家福,用影像定格团圆,是许多中国家庭过春节的仪式之一。正月初五,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内洋溢着浓浓年味,众多家庭以拍摄全家福的方式庆新春。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
“一出戏,总得有些当下的审美和气息融入其中。”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说,“社会急速变化,京剧必须守正创新。在传承京剧的过程中,我们要引领年轻演员一路成‘角儿’,让他们给予京剧新的生命,用古老艺术反映时代风貌。”(记者杨湛菲、周玮) ...
作为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庙会之一,厂甸庙会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每年都吸引着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在这里,你不仅能品尝到糖瓜、豌豆黄等老北京特色小吃,还能欣赏到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民俗表演,更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和非遗好物!
1月31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鼓楼旁参观游览。   今年春节是北京中轴线和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北京中轴线上布置了许多春节装饰。众多市民和游客到中轴线上观古建、赏非遗,感受古都新韵,共庆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
春节灯会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时的燃灯祭祀活动。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场场流光溢彩的灯会在全国各地点亮,为新春增添无尽的喜庆与浪漫。 在灯会现场,五光十色的彩灯将整个场地装点得如梦如幻。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每一盏灯都充满了灵动与魅力。无论是栩栩如生的生肖灯组,还是融入现代科技的互动光影,都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更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2月2日正月初五至2月12日正月十五举行的首届陵水新春演艺文化周中,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中国木偶剧院、北京民族乐团、北京曲艺团带来杂技、民族音乐会、相声、木偶剧等多种形式的演出,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群众共度新春。
这是一座科创之城,机器人、商业航天、自动驾驶等产业元素也融入了春节活动安排中;这是一个人才聚集的地方,亦庄的企业职工不仅在亦企服务港享受到了精准化的个性服务,每逢春节也齐聚一堂共度团圆佳节;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亦庄人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昂扬不息,到处都充满了烟火气。
北京时间2月3日将迎来立春节气,万物复苏正悄悄来临,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就在眼前,正所谓“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春,是经历了寒冬后的人们最盼望的新景象。历代文人雅士都曾醉在其中,不吝笔墨。白居易说:“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辛弃疾说,“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施枢说,“青青柳眼梅花面,才染阳和便不同”……诗意与春意相伴,美在眼前,醉在心中。
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升级,加上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China Travel”掀起热潮。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平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0%。业内预测,今年春节期间国际游客人数将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