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0月9日电(记者王浩明、田宇)深海逐梦,燃冰成炬。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
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9月发布的这一报告,目前全国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2024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为83.7%。海洋环境压力有效缓解,2024年重点监测的直排海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超35%。
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9月编制的《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2024年我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亿吨,比上年增长1.6%,有效保障了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冷却用水需求。
9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本次考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日,以“从蔚蓝到未来——蓝色·海洋·科技”为主题的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本次博览会汇集了450余家企业或机构参展,集中展示近年来海洋工程、科技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成果。
“两国在可持续水产养殖、海洋科研与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不仅能为两国带来切实利益,还能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阿姆扎特·艾哈迈德说,在这方面,青岛具备显著优势,拥有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以及完善的海洋产业集群,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其成为马中携手实现蓝色经济目标的天然合作平台。
海南“海洋+”旅游产业不断往多元化、深层次的方向延伸,通过创新旅游模式、丰富旅游体验、挖掘海洋文化内涵,为游客带来新奇独特体验的同时,也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万宁日月湾作为国内冲浪胜地,汇聚了众多热爱冲浪的游客,每天有5000余名游客涌入日月湾,旺季时能达到上万人。冲浪的兴起带动了周边多种产业发展。
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受超强台风“桦加沙”的影响,广东沿海将出现较大风暴潮过程和灾害性海浪过程,国家海洋预报台已于今天(23日)早上将风暴潮、海浪预警级别双双提升为最高等级红色,自然资源部已于今天9时将针对广东的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