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5年7月5日至6日,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球秩序变迁与中美关系”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勺园举行。
小 i 导 读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发起军事行动——伊朗最重要的纳坦兹核基地与数个关键军事目标被精准打击,至少九名伊朗高级将领当场丧生。袭击过后,双方均做出强硬表态,地区再次被推向了核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危险时刻。本轮伊朗-以色列危机折射出以色列方面长期的安全焦虑 ...
小 i 导 读6月13日,“智能驱动·文化共融:国际传播的破圈实践与全球行动”学术交流活动在温州肯恩大学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演讲。王栋在演讲中指出,在当前“再全球 ...
小 i 导 读 2025年6月,《外交事务》刊登了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与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共同撰写的分析文章《漫长的“美国世纪”的终结:特朗普与美国权力的根源》。 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以非对称性依赖关系的相对优势为筹码,向贸易伙伴施压。这种对全球贸易 ...
小 i 导 读当地时间2025年6月17日下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阿斯塔纳独立宫举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于洪君指出,过去三十年间,中亚五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 ...
小 i 导 读6月17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阿斯塔纳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发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中方同中亚各国的合作根植于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发展于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双方 ...
小 i 导 读5月28日,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举办有关美国国家安全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节大磊副教授主讲,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方婷婷副教授主持。在讲座中,节大磊副教授深入探讨了特定政治术语的历史起源、学术争议及其实际应用,分析了白宫与美国官僚体系和 ...
小 i 导 读6月14日,为隆重庆祝泰中建交50周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大使馆、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泰国法政大学比里·帕侬荣国际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纪念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在泰国曼谷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 ...
小 i 导 读 在韩国新总统李在明宣誓就职之际,中韩关系未来走向引发广泛关注。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即强调修复与中朝关系、重视对华经贸合作,其“务实外交”风格有别于前任尹锡悦偏向美方的战略取向。近日,《南华早报》发表分析文章指出,李在明政府的对华政策预计将更加强调灵活与实用 ...
小 i 导 读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上任不久,便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他从底层工人逆袭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成为韩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人物。近日, 延世大学特聘教授、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外交特别顾问文正仁 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专访,深度剖析李在明的性格背景、治国理念与面临的外交挑战 ...
小 i 导 读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格局重新调整,固有的各种国际矛盾开始激化与转变,全球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科技、生态等秩序面临新的叙事和重塑。尤其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实行更加激烈的经济民族主义、右翼保守主义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的 ...
小 i 导 读 国家安全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王缉思 撰文分析了国家安全与国家其他重要目标的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安全与财富两大目标的矛盾等核心议题。王缉思指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