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显示,过去4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其发病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今年年初,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实施,让“控糖”成为食品消费的新风口,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低GI赛道。
今年夏天,饮料开始集体变“咸”,就连老牌盐汽水都悄悄翻红了。 一边,新茶饮集体推出咸味奶茶。从开年爆品“乾隆一号”,到最近流行的咸法酪新物种,几乎每家茶饮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招牌”咸奶茶。其中, 茶百道海盐荔枝 ...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进一步被激发,养生消费新场景里也催生了众多新兴赛道,低GI食品就是其中之一。盒马最新发布的《十周年消费趋势洞察》显示,过去一年,健康类商品复购率同比提升40%,其中低GI主食系列表现尤为突出。
吃水果也能预防糖尿病!民眾常「怕甜」影响血糖控制而不吃水果,全台逾8成民眾每日水果摄取量不足,恐增加糖尿病风险,专家指出,甜度不等于升糖指数,每天摄取200克(2份)水果,反而能降低36%糖尿病发生风险,建议选择奇异果等「高营养密度、高膳食纤维、低G ...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觉醒及代谢性疾病负担加剧,叠加“低脂低卡”、“清洁标签”、“无糖”等健康浪潮的推动,尤其在无糖茶饮市场爆发的铺垫下,低GI概念自2022年起加速渗透,并在2024年显著突破原有医疗特需的小众边界,成长为 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重要赛道。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指出,低GI食物不仅能延长饱腹感,还能稳定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波动,帮助超重/肥胖人群高效减重。于是,有消费者认为低GI食品等同于减肥食品。“这种观点并不准确。”柳嘉解释说,提高油脂含量可以降低食物的GI ...
序:因为吉粤合作的“四个共享”,在吉林省“吉字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和省农业农村厅的牵针引线下,我携吉林的小冰麦走向大湾区,寻找合作,谋求升级,拓展市场。我走进了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广东预制菜联合研究院、白天鹅宾馆、五粒星食品、港三 ...
全台逾8成民眾每日水果摄取量不足,医师指出,许多民眾「怕甜」影响血糖而不吃水果,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取不足,反而增加糖尿病风险。每天摄取200克水果,能降低36%糖尿病风险,建议选择如奇异果、番茄等「高营养密度、高膳食纤维、低GI」水果。
“国家喊你减肥了!”这真不是一句玩笑话。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 ...
米饭+蛋白质食物: 在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膳食中添加蛋白质有助于降低血糖反应。也就是说,与只吃米饭相比,同时搭配鸡胸肉、豆腐、牛奶、大虾、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